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为群众办实事|一波三折,终疏通友好之路
作者:唐夏宁  发布时间:2022-11-09 17:52:42 打印 字号: | |


近日,马坡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一起相邻道路通行纠纷案,修复了受损的邻里关系,真正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案情简介】陶大光(化名)、陶小光(化名)、陶大林(化名)等四兄弟与陶大才(化名)的房屋相连,争议的道路是五户人家唯一的通道,是共同出资修建,陶大才家在该道路尽头,出行需从陶大光、陶小光、陶大林家地坪前经过。由于,从陶小光家到陶大才家路段最窄处仅2.35米,导致陶大才无法通行小轿车,双方发生纠纷。2022年,陶大才一气之下用切割机将双方共同使用的通往村道的道路损坏,陶小光将陶大才损坏道路的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称陶大才为村霸,双方矛盾升级。当地村民委员会多次组织调解不成,陶大光等四兄弟将陶大才诉至法院,要求其恢复道路原状。陶大光方起诉后,陶大才提出反诉,要求陶大光方对道路停止侵权,恢复道路宽3米。此外,陶大才另诉陶小光、陶大林及北京某科技公司,要求其在平台及朋友圈发布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审理经过】法院受理案件后,为进一步了解案件真实情况,更好地把握双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亲赴纠纷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妥善化解矛盾,承办法官组织了庭前调解,但双方意见分歧很大,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该案开庭后,由于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再次发生言语冲突,使案件进入了僵局。

考虑到一审案件的办理如果仅止于一纸文书,就可能衍生出二审、再审、执行等若干个案件,且纠纷矛盾会进一步激化,这不仅浪费司法资源,更可能影响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因此,承办法官在得知双方因电网公司拉电线问题使纠纷矛盾再次升级,极大可能会发生打架事件后一边及时向分管院领导汇报案件情况,一边依托多元调解机制,请求政府及村委协助,分别约谈双方当事人,以防事态升级。在约谈过程中,承办法官再次向双方当事人摆事实、讲法律,详细分析判决、执行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后果。并以因邻里纠纷激化导致刑事案件的真实案例做警示,劝双方当事人不要冲动做错事,祸及其优秀的子女,影响他们的前程。

看到双方当事人情绪有所缓和,承办法官 “趁热打铁”,在与双方律师沟通后,又通过对双方家属耐心疏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兼顾彼此实际情况,用亲情软化彼此心结,最终双方都做出让步,达成了调解协议,陶大才亦表示撤回名誉权的起诉,陶小光也将发布抖音声明陶大才并非村霸,消除影响。

该案审结之后,承办法官对案件进行了回访,双方均表示没有再起冲突,彼此和平相处。长期以来,马坡人民法庭“案结事了”为工作目标,坚持“能调则调”,尽力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立和对抗,维护双方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通过协商达到双赢的结果,满足当事人对法律公正的需求,较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2022年,马坡法庭共调解结案80件。

【法官寄语】《民法典》第288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第291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老祖宗们对我们中华民族互相帮助传统美德的精辟总结,相邻各方产生纠纷后,应该本着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有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开心;少一分计较,就多一分快乐;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

 

 

 

    

 

    

     


 
责任编辑:​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