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大多数父母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小孩安排好人生的道路,让其人生的道路更加顺畅,于是通过熟人找一份好的工作,成为很多父母的选择,特别是一些本身不符合应聘条件又想跨过门槛,享受工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的人,通过关系走特殊渠道办事就成了很多父母的选择。但特殊渠道靠谱吗?下面这个案例将为你呈现,走捷径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陷入纠纷。
案情回顾:2022年8月,刘某因儿子工作问题而苦恼,被告罗某称其认识有某某单位的一个领导,罗某告知其能通过该领导在某电力公司的招聘中打通关系,让其儿子顺利进入该单位,但是需要一笔12万元的活动经费。刘某觉得该单位的福利很好,如果儿子能进入到该单位前途肯定一片光明,人生就走向了坦途。权衡之下,刘某和罗某达成了协议,先交一半经费,事成后再交付一半费用。双方达成协议后,刘某如约交付了6万元费用。令刘某意想不到的是,在该次招聘中,刘某的儿子虽然进入了面试程序但最终未能在面试中突围,不能入职该单位。此后,刘某多次与罗某交涉,罗某答应全额退款但最终只退还了部分款项。在追索未果的情况下,刘某诉至陆川县人民法院。
法院认为:刘某委托被告罗某帮助其儿子通过违规操作通过公开招聘进入某某单位成为正式员工,该行为扭曲了正常竞争机制,扰乱企业正常招聘秩序,违背公序良俗,破坏社会公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被告之间的委托合同无效。被告罗某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故对于原告请求被告返还尚未退还款项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法官说法:本案中的委托合同行为属于扰乱正常招聘流程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双方的委托合同无效。在此,法官提醒广大家长们,为孩子找工作还是要督促小孩通过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自身努力为自己谋一份好的前程。不要相信特殊渠道,因为如今社会的竞争是很公平很正规的,特殊的操作渠道不靠谱而且违规,甚至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如果盲目相信特殊渠道,一些人就利用爱孩子之心这种急切心理,让家长中了概率骗局造成金钱损失,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前程。